英勇反击!多亏了当年陈伟文将军没有退缩,果断还击,打沉了越南3艘军舰,才有了如今
英勇反击!多亏了当年陈伟文将军没有退缩,果断还击,打沉了越南3艘军舰,才有了如今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每次我看到咱们国家地图最南端那个璀璨的明珠——三沙市,心里头就忍不住犯嘀咕:这片“祖宗海”上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,到底是怎么稳稳当当回到咱们怀抱的?特别是现在到了2025年,三沙市建设得是越来越好,5G信号满格,飞机航线也通了,生活在那儿的同胞们都能刷短视频、网购下单了。但这太平日子,可不是大风刮来的。这背后,有一场很多人可能已经淡忘,但又至关重要的海战,还有一位在关键时刻敢于“亮剑”的将军。要是没有他,后果真的不堪设想。这位将军,就是陈伟文。时间得倒回1988年。那时候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在全球建立海洋观测站,其中第74号站就选在了咱们的南沙群岛。这事儿合情合理合法,咱们就派了军舰护卫科考人员去建站。可那时候的南沙,形势那叫一个复杂。越南方面早就眼馋这片海域,非法侵占了我们不少岛礁。咱们的舰队抵达南沙时,越南人的军舰也跟了过来,虎视眈眈。当时我们去的都是些护卫舰,比如“南充”号(舷号502),都是些老船了,吨位小,火力也一般。而越南那边呢,派来的军舰虽然也旧,但他们抱着的是挑衅和抢占的心态,气焰非常嚣张。当时担任现场总指挥的,就是时任南海舰队副参谋长的陈伟文将军。海军少将陈伟文冲突的爆发点,就在赤瓜礁。1988年3月13日,咱们的考察人员和战士们率先登上了赤瓜礁,开始搭建观测站的作业。第二天一大早,越南的军舰就来了,还放下了几个坐满武装人员的小船,气势汹汹地也往礁盘上冲,甚至强行拔掉了我们插上去的国旗。礁盘上的战士们,寸土不让,跟他们扭打在了一起。当时我们有个战士叫杜祥厚,脖子被越南兵用刺刀死死抵住,满脸涨得通红,但他就是不松手。另一边,越南人看到抢礁不成,他们的军舰HQ-604号上的机枪,黑洞洞地就对准了我们的战士。千钧一发之际,一个越南兵突然举起枪,对着我们的人就开了火。我们的战士杨志亮,左臂当场被子弹打穿。这是第一枪,是越南人开的!这枪一响,性质就全变了。这已经不是对峙,是战争行为了。消息通过无线电火速传回陈伟文将军所在的“南充”号指挥舰上。所有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陈伟文将军的身上。陈伟文将军后来回忆说,他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“中央军委给我的命令是,‘不主动惹事,不首先开枪,不示弱,不吃亏,不丢面子’。现在敌人已经开枪了,我们的人倒在血泊里,如果我们再不还击,那就是示弱,是吃亏,是丢面子,是把祖宗留下的基业拱手让人!”就这么一句话,决定了南海未来几十年的格局。咱们的502舰,还有旁边的531舰,舰炮立刻开始怒吼。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,朝着越南的HQ-604号军舰飞去。那艘率先挑衅的越南军舰,本来还耀武扬威,结果在我们的炮火下,不到10分钟就燃起熊熊大火,很快就歪歪斜斜地沉入了大海。解决了这个,陈将军立刻调转炮口,对准另一艘企图增援的越南军舰HQ-605号。那艘船一看大事不妙,掉头就想跑。陈将军怎么可能给它机会?一声令下,炮弹追着它的屁股打,最终这艘船也在重伤后搁浅焚毁。而另一艘吨位最大的HQ-505号登陆舰,看到两艘友军都完蛋了,也想负隅顽抗,用高射机枪朝我们扫射。结果,被我们赶来支援的556舰一顿猛揍,舰体被打得千疮百孔,最后也在鬼喊礁附近沉没。整场海战,从我们还击开始,到战斗结束,仅仅用了48分钟。结果是,越南3艘军舰,2艘被击沉,1艘搁浅焚毁,我方502舰轻伤,无一人牺牲。这是一场干净利落、堪称教科书式的完胜。这就是后来我们建立三沙市的“地基”。没有这些岛礁作为依托,那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,我们就没有立足点,没有管理的抓手,一切都是空谈。现在,快四十年过去了,我们再回头看。而2025年的今天,三沙市的岛礁上,不仅有海水淡化设备,保证24小时淡水供应,还有现代化的蔬菜大棚,能吃上新鲜蔬菜水果。驻岛的军民,可以通过5G网络和家人视频通话,生活补给船定期抵达,日子过得安稳又踏实。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鸟瞰更重要的是,三沙市的存在,不仅仅是改善了生活。它更是我们维护南海权益、履行国际责任的基地。我们在这里进行海洋科研,保护脆弱的珊瑚礁生态,为来往的各国船只提供航行安全保障和人道主义救援。这一切,都建立在“我们在这里”这个事实上。而我们能在这里,陈伟文将军和那场“3.14”海战功不可没。他守住的,不仅仅是一个礁盘,更是国家的尊严和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。如今,陈伟文将军已经于2019年驾鹤西去,但他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,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享用着。这才是真正的英雄。他们不在聚光灯下,但他们的功绩,早已融入了祖国的山海之间,不朽!